您当前位置:  教师招聘   /  专业基础   /  地理   /  教师考编地理--《环境问题》

教师考编地理--《环境问题》

来源:师大教科文     2019-06-28
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另一方面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另一方面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

二、环境问题的实质

环境问题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三、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一)全球性

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因为大气运动、洋流、地表径流等是不受国界限制的,如酸雨、国际性河流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气候异常等。

考点精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解析:太阳能和核能属于清洁能源,不会排放二氧化碳,推广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①正确;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排放二氧化碳较多,而风能、水能等非化石能源排放二氧化碳较少,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②错误;增加森林面积可以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从而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③正确;提高单位GDP能耗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④错误。